2.品性相似。牡丹既然是富贵者之花,自然不能脱离凡尘,它需要人欣赏,需要依附于人,即使再美,也不能像兰花那样生于幽谷,遗世独立;也不能像寒梅那样欺霜斗雪,冷艳孤绝。牡丹一般生于市井,达官贵人、普通百姓皆趋之若鹜,这一点从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中可见一斑。薛宝钗性格平和、宅心仁厚、稳重得体、待人和气、安守本分、顺应时代,深受大观园中众人的喜欢和爱戴,与牡丹也何其相似!3.风骨相似。
提到牡丹,不能不想到“武则天贬牡丹”故事,牡丹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天性在寒冬开放,所以宁肯承受火烧之苦、被贬之灾,也不愿服从武则天的安排。而宝钗,看似温和平易,但是也自有自己的风骨:贾母素喜繁华富丽,她到宝钗的房中看时,宝钗的屋子却如雪洞一般素淡,这让贾母十分不喜。但宝钗我行我素,不肯为了讨她的欢心而违心更改自己的喜好;抄捡大观园后,宝钗住处虽然没有受到抄捡,但宝钗审时度势,为了避嫌,只对李纨说了一声,毅然搬出了大观园,行事干脆,坚决不受他人侮辱和怀疑,有着铮铮风骨。
宝钗这种风骨与不肯寒冬开放的牡丹在内涵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4、命运相似。提到命运,我们还得说到薛宝钗掷花签时花签上的诗句“任使无情也动人”。这句诗出自唐代罗隐的诗《牡丹花》,全诗是这样的: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其中“任是无情也动人”句,用虚拟的退让语气,写出了薛宝钗不管是“有情”还是“无情”,都是美丽动人的。此处一是强调“无情”,突出了宝钗之“冷”,宝钗按规矩行事,做“应该做”而不是“想要做”之事,看似无情,实则有情。“动人”一词既写其容貌秀丽,又突出其行事稳重,深得大家的欢心。前面三联均写牡丹如何美丽动人,但是最后一联,却含有深意,预示了宝钗最终同牡丹一般的命运。
这里牵涉到一个典故:唐代中书令韩弘立功后,到长安居住,看到私宅中有牡丹,令人除去,不肯效儿女情态。这也预示了宝钗的结局:虽然最后她嫁与宝玉,但宝玉大彻大悟,出家为僧,给宝钗了一个独守空闺和弃妇的结局。总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大量使用了以花喻人的写作手法,而薛宝钗对应的就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薛宝钗不仅外貌端庄秀丽,而且行事沉稳、待人和气、风骨犹存,与牡丹花有很多契合之处,而且其花签判词也预示了其凄凉的结局。
梅花性格是坚强奋斗,牡丹性格是富贵平安吗?你喜欢什么样的国花性格?
谢谢邀请!本人的拙见认为,要么用梅花做国花,要么用梅花和牡丹双国花。是的,牡丹代表着雍容华贵,富贵吉祥。但是安稳富有的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们不断的奋斗、创新、进取、创造而来的。而梅花,大家都知道,梅花的秉性,铮铮傲骨,不畏强暴,不怕风欺雪压,越是寒冷越开得精神娇艳!她不但有好看的外表,还有沁人心脾的香气,既有华丽的外表,又有丰富的内涵!我觉得只有完美的梅花才能符合中华民族的品性。
中国是有着上下5000年之久的文明古国,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历史长河,正因为有英勇不屈的精神,才永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由几届国家领导人率领全国人民,打开国门,引进先进技术,举国上下,一起奋进,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下跃居世界经济第二,神舟飞船、北斗导航、空间站……各种高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带一路,中国梦,共同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