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子龙,也是相当了不起啊!虽然没有七进七出的神话场景,但依然改变不了赵子龙的名将身份。考虑到蜀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赵子龙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期间直言不讳,沉着冷静的分析了其中的厉害关系。陈寿能把他列在蜀书第六,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为一传,能得刘备的极力盛赞“子龙一身都为胆也!”足见赵子龙的身份地位,以及德行才能,在正史中,同样是值得肯定的……赵云在正史中的形象,可以用“完美”两个字形容……第一:忠义无双,死生无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长坂坡一战……人言赵子龙已反,刘备说什么都不肯相信,一句“子龙不弃我走也”反映出了刘备对赵子龙的绝对信任。
七进七出,一身是胆的赵子龙,其历史上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上的赵子龙,也是相当了不起啊!虽然没有七进七出的神话场景,但依然改变不了赵子龙的名将身份。陈寿能把他列在蜀书第六,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为一传,能得刘备的极力盛赞“子龙一身都为胆也!”足见赵子龙的身份地位,以及德行才能,在正史中,同样是值得肯定的……赵云在正史中的形象,可以用“完美”两个字形容……第一:忠义无双,死生无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长坂坡一战……人言赵子龙已反,刘备说什么都不肯相信,一句“子龙不弃我走也”反映出了刘备对赵子龙的绝对信任。
以手戟擿污蔑赵云的人,反映了刘备的愤怒,不容许任何人污蔑赵云的忠义品德。毕竟赵云是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加入的刘备集团,他宁愿随跟着刘备寄人篱下,也不愿去追寻袁绍、曹操的团队享受高官厚禄。两人同床而卧,抵足而眠,共同谋划脱离袁绍的行动,总算是共过患难的生死兄弟。刘备又怎么会相信赵云谋反呢?赵子龙单枪匹马,无惧生死,身负幼主而归,则是他忠义品德最好的体现。
第二:低调谦恭,与之不争最直观的体现,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赵云奉命领一支偏师进驻箕谷,佯装攻打郿县,吸引曹魏主力战将曹真的火力,以分减街亭方面的压力。由于马谡街亭兵败,连带北伐战局全盘崩溃,赵云的疑军终究被曹真击破。但是!赵云及时收缩防御,亲自断后,将队伍的损失降低到了最小,军资什物皆得以保存。回军之后,诸葛亮大为感叹,决定奖赏赵云以及他的部众。
赵云认为,军队既然打了败仗,就不应该接受赏赐。于是,当面拒绝了诸葛亮的赏赐……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这要换作别的将领,高兴还来不及呢,说不定还得四处吹嘘自己的本事……可赵云,就是那么低调……第三:国家为重,个人次之最直观的体现……刘备入益州之后,打算将益州的田舍分封给张飞、赵云等各路功臣,赵云主动劝解,避免了刘备的这一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