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来说说我的大学。我还是很怀念大学丰富的生活。我学到了真正的技能。我的大学生活很充实。我对得起我的父母,对得起我自己,对得起我的人生。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在大学度过的四年为我的人生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每次回忆起大学时光,大学风光,大学人文,大学建筑,绝对是我们怀念的部分。
你的大学生活是怎么度过的?
大学生活给每一位上过大学的学子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十年文革后恢复高考于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大学生,更难忘这梦寐以求的机会给自己带来的人生转折。1978年秋,一个回乡务农十余年的初中生、已是29岁的我,抛下妻子儿女,开始了艰难的大学生活,四年期间的酸甜苦辣非本人不能深刻体会,我们班25人,有来自大城市的上山下乡知青,也有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民;有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也有个别高中应届生,还有带薪的职工。
年龄大小相差十余岁,这样一个群体,若在当今大学里简直无法想象,然而在那个非常特殊的年代,每个人都经历过文革的洗礼,都曾有过一段难以难怀的往事。不同的不幸境遇把大家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共识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去努力学习,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来更好地为祖国作贡献,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不丢失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每人口袋里都装着英语单词本或生词卡片,在路上,在开会前夕,都可随时掏出来查对。
同窗四年,同学们虽来自五湖四海,却都能互尊互敬,互帮互学,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事件,因我在班内年龄较大,被很多同学称为“老大哥”,甚至我们的辅导员也私下这样称呼。我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我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大家也都很尊重我,现在我们都已是七十岁左右的人了。我们班已有微信群多年,并约定每年一次聚会游,每次欢歌笑语,情深似海,
大家都说说大学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我的大学,我来谈一谈我的大学吧。我的大学是一个三本大学,的确学校的学习氛围没有一本二本的学习氛围浓厚,但是学校确实有一些特别爱学习的人,真的能这样坚持学习的人很让我佩服,他们费力学习考研。还有就是我的大学学校的一些活动特别多,会过的比较充实吧,每天学校各种活动,让学生去展现自己,学校还会组织很多有趣的活动。
你的大学四年如何过的?大学四年,我写了1302张战略手稿,将近70万字,有图为证?
大学四年,我写了1302张战略手稿,将近70万字简介:曹恩硕,作家指数榜创始人,标准化写作运动发起者,89后作家,战略家,著述战略、经管、历史各类作品1000余万字,精通战略、经管、历史。经历:2007年9月至2011年7月,在郑州大学就读期间,一共写了1302张战略类的手稿,感慨:大学四年,我写了1302张战略手稿,将近70万字,出版《国家战略》,后来我能在战略、经管、历史三大领域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大学四年打下的良好基础。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图书馆见到了李克强总理,当时,李克强总理做客郑州大学,在图书馆会议室里,组织欢迎的就是我们2007级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两个班的学生。现在,我时常怀念大学四年的时光,可以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看书、学习、写作,人生绝无仅有,而且那时的写作和研究,不带功利色彩,非常纯粹,所以也很容易获得突破。
1302张手稿2016年的7月份,我开始整理5年前的手稿,大学四年,一共写了1302张,按平均每张500字计算,大约有65万字手稿,部分遗失的手稿尚未计算在内,无限感慨,正是一千多张手稿,记录了我创立核心战略理论体系的心路历程。(注:成为后来1000万字系列作品的理论源泉)我从一开始,就踩到了制高点上,因此才能迅速创立核心战略体系,
也有一点运气。他们只知道我是个坏学生,逃学,不及格。没有人理解我的发现。从一开始,我就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当初打算至少拓展10个领域,现在只发掘了30%,感觉一辈子都习惯了。我的初衷是学习真正的技能,这个目标在我大二下半学期实现了。当时想过要不要退学,但同时又想充分利用大学里的优越环境,继续深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