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知道要当兵要考国家公务员,我就不纹身了。二、身上纹的小图太多了,遇到你自己心仪的大图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地方可以再添加了。三、后悔纹的太冲动了,冲动是魔鬼,感觉这个图现在自己已经不喜欢了。四、后悔自己赚的钱太少了,而自己心仪的纹身师喊的价格又太贵,太离谱。一个好的,卫生的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纹身师给你纹身是要花不少钱的(中国一般按面积大小100-30000人民币不等)。
五、早知道不纹手指,手指它掉色那么严重。六、后悔自己当初选择了便宜的纹身师,身上怎么晕成这样啊!七、后悔没有把自己最爱的亲人早一点纹在身上。八、后悔在纹身师没涨价前多扎两个。九、哎呀我去原来纹身这么疼,好后悔呀,而又没脸没皮的过两天又来了。十、我当初真是一个傻不拉叽的蠢货,怎么把这些魔鬼纹在了自己的身上。
未成年人纹身惹争议,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做榜样?
纹身被做纹身工作的人以及喜欢纹身的人当做了一种艺术看待。但是对于我国众多普通大众来说,尤其是普通家长来说,还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纹身。我们怎么在孩子遇到这个问题之前做好预防?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如何化解呢?1,把自己的观念有意识地提前给孩子做输入。我国在封建社会(清朝以前)有一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宁断头不断发。
这个观点的确是老旧了,但是我们的身体长成了什么样子,比如我们的皮肤,长成的样子,还是不要轻易地去改变。头发剪了,可以重新留,皮肤毁了,可就无法再回复原状。家长可以在平时明确表达自己对纹身的不接受,同时还要真正地在生活中对自己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和爱,并且一定要把这种接纳和爱确保被孩子接受,这就建立了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自然比较容易遵从父母的观念也不会轻易做出触及父母的底线的事情。
从报道中知道,奥巴马的大女儿在青春期也曾提出来要去纹身,奥巴马就告诉女儿自己要和女儿一起去纹身,结果女儿自己就放弃了纹身。如果我们的孩子足够爱我们,那么他们就一定不会做出让我们备受质疑的事情。这种提前的预防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完全的。2,我们平时可以和孩子讨论这类的事情,引发他自己的思考。前一阵子,一位老师因为有纹身,而被家长联合辞退,理由是老师有纹身,容易影响孩子的审美和校方,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纹身只是个别人,尤其是个别年轻人追求的一种外在的形式,和个人的精神追求相距甚远,至于说是一种艺术,这也不被大众认可。可以把这些看法和孩子做讨论。纹身后给普通大众的感觉并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基本上纹身都是年轻时做的事情,很少有三十岁左右还去做纹身的。由此可见,大多数的纹身行为都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行为。